国内统一刊号:CN35-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:0598-8258176广告热线:0598-8223675订阅热线:0598-8250777






2021年01月18日

大田志愿宣讲团 讲好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故事

志愿宣讲团成员陈慧芳在为游客讲解。

●本报大田记者站 罗珍华 林生钟 文/图

“能成为‘第二集美学村’志愿者宣讲团成员我很自豪,可以把这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。”1月3日,大田城关第二小学教师陈梦露结束培训,这是她成为新招募的第43名志愿者宣讲员后的感言。

“学村”故事流芳大田

大田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是国家级抗战文化遗址,位于大田县均溪镇玉田村内,现存面积3217.5亩,留存旧校舍28座,文物内涵丰厚、史料翔实感人,旧址影响力不断扩大。

抗日战争爆发后,集美职校被迫辗转内迁至大田县城郊玉田村办学8年,当地村民腾出了43座宗祠、庙宇、民居,给集美职校师生作为教室和宿舍。

“唯有读书,才能救国。”校主陈嘉庚先生莅临大田,发表了《有枝才有花,有国才有家》的著名演讲。他和海外侨胞们的爱国热情、民族气节,给师生们树立了榜样。集美职校在抗日烽火中坚持办学,在远离大海的山里,为国家培养出300多位高素质的航海人才和数百名财经、农林等各类专业人才。

组建志愿团队

目前,大田“第二集美学村”已组建了109人的志愿者宣讲团队,为各地来的参观者宣讲“学村”的故事。

退休干部范立洋是志愿者,也是团队的发起人之一。因为父亲是内迁大田的集美高级商业学校学生,他受父辈集美老校友嘱托,从1999年开始搜集集美职校抗战内迁史料,一直在做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旧址的保护工作。范立洋介绍,成立志愿者宣讲团队不仅可以弘扬嘉庚精神,还可以发挥文物的“历史教科书”和“清醒剂”作用。在范立洋等人的共同努力下,从2012年开始,培训了大田一中、大田五中、大田职专、鸿图中学等学校师生60人作为首批志愿者宣讲员。

随着县里加大对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旧址的保护和修缮,抗战文化教育基地功能的不断深化,大田“第二集美学村”已成为省、市级和高校爱国主义、廉政建设、民族文化教育基地,并被列为大田县重点红色文化旅游开发项目。来参观学习的人,从之前的三三两两,到现在络绎不绝。于是,组建一支较为稳定、专业的宣讲团队成了当务之急。

“学生高一是新手,高二才熟练,但是高三学业重,考上大学又离开了大田……”范立洋说。这支宣讲队伍的流动性大,不断更新,工作量也很大。

2017年,大田县成立“第二集美学村”保护与开发工作指挥部,专门负责学村旧址的保护与开发工作。指挥部领导采纳了范立洋的建议,积极推动各有关部门联手组建志愿者宣讲团队。同年3月,“第二集美学村”保护与开发工作指挥部正式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宣讲员。

看到宣讲团由原来的六七个人,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,队伍不断壮大,作为召集人之一,范立洋感到欣慰。

说好嘉庚故事

大田城关第二小学的前身是抗战胜利后陈嘉庚先生留给大田的“集美职校附属玉田国民学校”。大田城二小学老师陈慧芳是“第二集美学村”志愿者宣讲团的第一批成员。

陈慧芳是玉田村的居民,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旧址未开发前,她从小就常在陈嘉庚旧居中庭厅、陈村牧和庄纾旧居积善堂,以及集美水产航海、商业、农林学校等旧址群中玩耍,听外公讲述陈嘉庚和集美师生的故事。当时看到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招募志愿者讲解员的信息,她立即报名。通过学习、培训和多轮的选拔,成为志愿者讲解员。

“讲好嘉庚故事,传播嘉庚精神,是志愿者的义务,更是我作为一名大田人的使命。”陈慧芳说。去年因为疫情防控影响,参观的人比往年少,但她仍宣讲30多批次。加入志愿者团队后,她一直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期,坚持义务宣讲。如今,她不仅要讲解,还要“传、帮、带”,参与新招募志愿者讲解员的培训、指导等工作。

“嘉庚先生‘国家至上,民族至上’的身体力行,集美前贤‘位卑而不敢忘国忧’的家国情怀,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每一个志愿者。在‘第二集美学村’的热土上,嘉庚精神激励了我,又通过我传递给了更多的来宾与听众,感觉很有意义。”也是志愿者的大田县私营业主连晓玲说。

作为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旧址和陈村牧旧居的后辈人,来自大田县卫健局的志愿者范玉娟,从小就从父辈的口中得知,抗战时期集美职校曾在他们家老房子创写了一段苦难辉煌。2008年大学毕业后,她在玉田村担任村文书期间,反复品读“第二集美学村”史料《历史的情缘》和《集美职校在大田》,感悟到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是座历史“金矿”,便义无反顾地加入志愿者队伍,成为嘉庚精神的传人。

大田县鸿图中学教师范建洪是当年集美职校房东的后代,成为第一批志愿者讲解员后,每年宣讲50批次以上。他还获得首届三明市百名优秀红色故事宣讲员的荣誉。

作为中共闽西北特委书记林大蕃烈士的孙辈,林晓丹说:“宣讲嘉庚精神,讲述革命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,她责无旁贷。”

志愿者宣讲团的成员来自教师队伍、机关干部,也有企业的职工和农民,大家一起为传承红色基因和弘扬嘉庚精神而无私奉献着。

讲好抗战文化

“我们招募的志愿者讲解员,都需通过大田、厦门两地相关部门轮训、考核,才颁发聘书。”“第二集美学村”保护与开发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叶增稳介绍。

宣讲团运用开办讲座、示范教学、见习观摩、实习宣讲、互教互学、岗位比武和外送培训等多种渠道,提升宣讲员的综合素质。每一位讲解员对业务都精益求精,他们注重以友为师,互相学习。

“刚‘入职’时,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旁听范立洋老师的宣讲,把他给游客宣讲的内容用手机录音,回家后自己反复听。也时常把自己的宣讲稿拿给范老师修改。”陈慧芳说。

“我的家人是我的第一听众。”范建洪笑着说。他每次接到宣讲任务,都会用心撰写宣讲稿,然后先把家人当成游客,讲完了,让家人帮忙提修改意见。

连晓玲只要没上班,就带着娃,拿着本子,跟在团队后面,边听边记,吸收他人的长处。

县税务局的高岚,单位毗邻学村,便借助“地利”,一下班拐进学村,拿着史料,一座校舍一座校舍地向乡亲们讨教,寻访远逝的烽火岁月,不断丰富自己的宣讲内容……

陈慧芳、范建洪、范玉娟的家在“第二集美学村”边上,这3位志愿者成了宣讲团的应急队员。有一次,外地一批作家晚上突然造访,陈慧芳接到电话通知时,正在给小孩洗澡。10分钟后,她来到旧址现场接待了团队。

大田一中的黄秀凤老师在暑假里,一天接待了4批外地大学师生,中暑后还坚持带厦门海洋学院师生探访抗战时期防空袭用的“森林课堂”。活动结束时,大家找不到她,才知道她进了医院打点滴。

宣讲团成员桃源镇副镇长邱悦从建阳开完会回大田,听说集美大学有一批辅导员来“第二集美学村”开展师德教育,脸都来不及洗一把,就站在“铭记历史·锻铸师魂”讲坛上,声情并茂地宣讲《深山里的航海教师俞文农》。

“业余的团队,专业的水准!”“台上宣讲激情澎湃,台下听众热泪盈眶……”团队收到不少访客的点赞。

“你们志愿者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!”厦门市的一位参观者动情地说:“这里有丰厚的历史底蕴、有政府的关心重视、有薪火相传的乡亲们、有热情如火的志愿者团队,期盼大田‘第二集美学村’更进一步,早日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国防教育基地、师德教育基地。”

--> 2021-01-18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34436.html 1 大田志愿宣讲团 讲好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故事 /enpproperty-->